高考那几天,山东考场外有个视频看得人心里发烫。俩大小伙子扑通跪在爷爷面前,老爷子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,手忙脚乱去拉他们,皱纹里全是又心疼又骄傲的笑。当时好多人猜这俩孩子啥来头科银宏泰,后来才知道是双胞胎,家里就靠爷爷那点退休金和几亩薄田过活。这不一转眼成绩出来了,老大刚过500,老二560,都过了本科线,但俩孩子都念叨着“没考好,离目标差了十来分”。
要说这家人的日子,真是掰着手指头过的。爷爷每个月退休金不多,再加上几亩地种点玉米小麦,一年到头落不了几个钱。好在这两年村里每年给申请三四千补助,加上这阵子不少爱心人士搭手,才算暂时松了口气。可一想到大学学费住宿费,老爷子夜里都睡不着——俩娃都考上大学是天大的喜事,但这“双喜”背后,是实打实的经济账。
网友评论区炸开了锅,全是掏心窝子的话
好多人提起考场外下跪那一幕就红了眼眶。有个网友说:“现在多少孩子觉得家长供读书是理所当然,这俩孩子知道给爷爷磕头,说明家教真的好。老爷子说‘再难也要让孩子读完大学’,这话听着朴素,却是多少普通家庭的信仰啊。”还有人称赞道:“爷爷这腰杆,比啥都硬气,爷爷的硬气撑起了孙子求学的底气,织就这以后一家人的福气!”
展开剩余70%评论区里藏着不少“热心肠军师”。有刚毕业的大学生详细列清单:“国家助学贷款必须申请,流程不复杂,毕业以后再还;学校里有新生奖学金、助学金,开学就问辅导员;寒暑假去做家教,老二成绩好,教高中没问题;老大可以找些技术类兼职,比如修电脑啥的,现在大学生靠本事赚钱的路子多着呢。”还有个当老师的网友提醒:“山东这边有‘雨露计划’,建档立卡家庭能申请补助科银宏泰,村里镇上问问,别漏掉政策红利。”
不少人从这家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。有个在县城上班的网友说:“我当年上大学,我爸也是到处借钱,后来我靠奖学金和勤工俭学,没让家里再掏过生活费。现在每次回家看我爸那双手,全是老茧,就觉得当年吃的苦都值了。这俩孩子只要肯吃苦,大学四年能熬出来。”还有人晒出自己的经历:“我也是爷爷带大的,他走的时候我刚工作,没来得及让他享一天福。现在看到这样的家庭,就想搭把手,已经私信联系他们了,想给孩子寄点学习资料和生活用品。”
有网友注意到村里和爱心人士的帮助,特意发帖点赞:“别光说爷爷不容易,现在村里给补助,社会上有好心人帮忙,这就是咱中国人的‘帮衬’精神。当年我家穷,也是邻居们你家送袋米、我家塞两百块凑起来的。现在日子好了,我每年都给老家的贫困学生捐点钱,就当是还当年的情。”还有人呼吁:“希望更多企业和机构关注这类家庭,不光是给钱,还能提供实习机会、技能培训,让孩子毕业以后有更稳的落脚点。”
说实话,现在看这俩孩子的成绩,500和560在山东不算顶尖,但对他们家来说,这分数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保住的希望。爷爷那句“再难也要让孩子读完大学”,听着像句糙话,却道尽了底层家庭对教育的执念——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大道理,但知道读书是孩子跳出农门最实在的路。
这几天好多人在讨论“寒门难出贵子”,可看看这家人,爷爷用退休金和几亩薄田撑着,村里和社会搭把手,孩子自己也争气,这不就是“寒门贵子”的另一种模样吗?他们没靠什么捷径,靠的是祖辈咬牙硬撑的狠劲,靠的是孩子懂得感恩的心气,更靠的是周围人伸出来的援手。
都说教育是点亮未来的灯,可这盏灯需要有人添油,有人护着灯芯。对这俩孩子来说,爷爷是添油的人,村里的补助和爱心人士是挡风的人,而他们自己,得做那个拼命发光的灯芯。希望他们进了大学别自卑,记住爷爷跪在地里拔草的样子,记住考场外那一跪的分量,把这些都变成埋头苦读的力气。
都说日子会越过越好,可这“好”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是像爷爷这样的人一锄头一锄头刨出来的,是像网友这样的人一句句暖心话撑起来的,更是像这俩孩子一样,用一张张试卷、一个个通宵熬出来的。咱普通人的日子,可不就是这样,一边咬着牙硬撑,一边又被生活里的暖牵着往前走吗?
#考场外跪谢爷爷的双胞胎高考成绩出炉#科银宏泰
发布于:河南省金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